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热处理 >> 热处理优势 >> 正文 >> 正文

高压快充专题报告高压快充凭风起,技术升级

来源:热处理 时间:2025/6/26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安证券,尹沿技)

政策落地,车企发力,快充电池加速渗透

按充电技术,充电桩可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实现补能。按照不同充电技术分类,充电桩可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一般是小电流、桩体较小、安装灵活,充电速度较慢,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一般集中在居民小区。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一般是大电流,桩体较大,可以提供足够功率,短时间内充电量更大,实现快充要求,因此多集中在对充电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所,比如高速公路服务区、集中型充电站等地。

快充可以分为高电压快充和大电流快充

充电时间由电压和电流共同决定。对于充电桩而言,充电时间=电池容量/充电功率,由于增大电池容量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想要缩短充电时间,大功率充电是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又因功率=电压×电流,想要缩短充电时间,可以通过增大电流和提高电压的方法来增大充电功率。快充可以分为高电压快充和大电流快充,高压快充更受桩企和车企的偏爱。大电流快充对散热性的要求较高,高电压快充则可以提升安全性和能量转换效率,因而高压快充获得了大部分桩企和车企的青睐。

国家和地方政策接连落地,快充网络建设按下快进键

随着远距离出行需求增多,年以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建设快充网络为基础的政策开始提出,年政策提出居民充电服务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公共充电网络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建设思路。年政策提出在我国现行直流充电接口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充电电流电压,全面支持快充基础设施的建设。年最新政策提出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从而提升车网双向互动能力,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以纯电动车为主

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在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下游车企加大新能源业务发展力度,推动优质新能源车型投放、续航里程提升、智能驾驶体验优化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消费需求显著提升。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万辆,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万辆,同比增长近53%。电动汽车以纯电为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万辆,同比增长44.1%,其中纯电新能源汽车实现.9万辆的销量,占比72.56%;插电式混合动力售出.5万辆,占比27.36%。

高电压架构将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主流平台

为匹配用户快速充电需求,车企正加快发展大功率高压快充,充电时间向10分钟以内迈进。年以来,国内外车企掀起了一轮V电压平台车型发布潮,广汽埃安、比亚迪e3.0、小鹏G9的V高压车型充电仅需5min,此外北汽极狐、东风岚图、长安C、吉利极氪等高电压平台车型均已经实现上市销售。

车企发力,政策接连落地,快充类电池加速渗透

高电压平台车型加速渗透。根据国内主要车企发布的V及以上高压快充车型规划,年逐步量产,预计年满足3C以上高端高电压平台车型将密集上市,年主流车型将均会支持高压快充,到年,V及以上高电压平台车型销量预计可达万辆,占国内电动汽车比例达50%。年快充类动力电池需求量约为GWh,占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的59%,快充类动力电池加速渗透。

高压快充推动电池材料升级

高倍率成为动力电池争夺新高地

高倍率动力电池对技术提出更高标准。由于车规级动力电池的特殊性,电池的体积较大,散热条件较差,对于如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提成更高的要求。另外动力电池对于循环寿命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消费电池,这也加大了高倍率型动力电池实现的难度。

快充动力电池将是继高镍之后又一次重大技术升级

超级快充模式下,从电池材料到电芯体系设计以及充电模式等都会影响到电池的性能保持,材料原子层级到车用系统层级都可能成为影响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的因素。影响因素大小排序:材料原子尺度>材料微观结构>电芯体系设计>PACK(散热、一致性等)>系统(充电模式,热管理、使用习惯等)。

电池充电原理:充电时Li+从正极经过电解液传输到负极,其中主要的传输路径有:1)经过固态电极;2)经过正负极的电极/电解质界面;3)经过电解液,包括Li+的溶剂化和去溶剂化;4)Li+在电解液中穿过隔膜,运动到负极。正极:科学研究表明正极的衰减和CEI膜的增长对锂离子电池的快充速度没有影响(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正极的颗粒大小和电子导电速率可以提升离子扩散和电子导电的速率,正极可以通过减小正极颗粒和增加导电性提升快充性能;负极:负极材料内部的固相扩散系数相对较小(逐层嵌入),限制了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负极成为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提升负极材料本身的快充特性尤为重要;

碳包覆、硅碳负极、二次造粒是负极改性的三种主要方式

碳包覆、硅碳负极、二次造粒是负极改性的三种主要方式。负极是快充的核心环节,目前电池多采用石墨负极,直接用于快充会存在扩散系数较低、析锂效应等问题。因此需对负极改性,主要方式包括碳包覆、二次包覆、使用硅碳、二次造粒。其中碳包覆的多孔通道可以为Li+提供更多传输路径,从而提升倍率性;硅碳可以提升负极析锂电位,降低锂析出效应,提升安全性。碳包覆:碳包覆材料成本占负极成本3%,占整个电池包成本小于0.3%。因此碳包覆材料特点是“低成本敏感+高性能相关”,即增加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对性能提升很大;用量上,1C碳包覆比例约1%,1.5~2C碳包覆需求达5%,4C充电碳包覆需求可以超过10%,快充电池碳包覆用量提升超过一倍。

硅碳负极:硅的电压平台比石墨高,充电时析锂的可能性不高,高压快充时在安全性能上,硅碳负极与石墨相比优势较大。但硅的导电性较差,同时体积膨胀系数较大,同样材料需要改性:(1)表面碳包覆,有机改性;(2)使用多孔硅碳合金负极,获得含有大量羟基的复合材料,通过羟基与碳酸酯的相容性促进锂离子的去溶剂化,实现高压快充。硅的纳米化处理:硅纳米化,可以利用所有的硅,并预留膨胀空间,利于锂和硅化合物的形成,有效改善循环性能。此外,还可以对纳米硅进行补锂处理,解决硅碳负极电池首次充电效率低、以及电池循环寿命短的问题。但是,成本较高,工艺制程复杂,制备难度较大。

二次造粒工艺:二次造粒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性能。二次造粒工艺是将骨料粉碎获得小颗粒基材后,使用沥青作为黏结剂,根据目标粒径的大小,在反应釜内进行二次造粒,经过后续石墨化等工艺,获得成品二次造粒负极材料。二次造粒目的:石墨二次造粒是一种对粗石墨进行进一步精细划分、增加表面积的工艺,其中一次造粒减小负极颗粒体积,二次造粒重新结成大颗粒。通过二次造粒,可以让原有的石墨颗粒更加均匀分布,增加其表面积和活性,增加了Li+的传输路径,进而提升倍率性。

高压平台架构下电池企业快充赛跑

宁德时代:利用负极电位安全阈值与负极电位估计值的大小关系,实时调整充电电流,使电池在无析锂副反应的安全范围内发挥最大的充电能力,实现了电池的安全快速充电。

孚能科技:公司VTC超充超压平台技术超快充电池有4大优势。1.续航里程提高5%。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电流,能有效降低系统热损耗,从而提升续航里程,使用孚能科技VTC超充超压平台,在相同电池容量下,所释放的电能约高出当前1C倍率电池的5%,使得续航里程有约5%的增幅。2.轻松实现3秒破百的整车加速性能。孚能科技VTC超充超压平台配合高放电性能电池,能轻松实现整车0~km/h破3.0s的极致动力性能。3.安全性大幅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通常跟电池系统的产热密不可分,产热和散热能够达到平衡,则安全性相对可控。4.兼容国内V-V系统。孚能科技VTC超充超压平台通过BDU内部的智能开关矩阵自动识别桩的电压平台,实现V和V的自动切换,兼容国内V/V充电桩,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选择。

巨湾技研:最新的巨湾凤凰电池集成了材料、电化学、结构和控制等领域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提升锂离子的迁移速率、嵌入/脱嵌速率和电极电导率,使电动汽车具备在全天候、高低温条件下均正常运行,并在-0伏不同电压平台上均可实现最高8C极速充电,0-80%充电仅需6分钟,同时在安全性、使用寿命、比能量、续航和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优势。

重点公司分析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龙头

宁德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企业,市占率全球第一。根据SNEResearch统计,年宁德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37.0%,较去年同期提升4.0pct,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一;年宁德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43.4%,较去年同期提升5.1pct,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动力电池产品优势:能够满足快充、长寿命、长续航里程、环境适应能力强等多种功能需求,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多循环次数、安全可靠等特点;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三元高压中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覆盖BEV、PHEV、HEV等不同细分市场。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年08月16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km。

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技术创新:宁德通过正极提速、石墨原料创新、独创超高导电解液配方、多梯度分层极片设计等核心技术,实现4C超充。(1)正极提速:神行4C超充电池使用了超电子网正极技术,采用充分纳米化的正极材料,搭建了四通八达的超电子网,降低锂离子脱出阻力,使材料对充电信号快速响应。(2)石墨原料创新:神行4C超充电池采用了宁德最新研发的第二代快离子环技术,对石墨表面进行改性,提供丰富的锂离子交换所需要的活性位点,增加锂离子嵌入通道并缩短嵌入距离,为电流传导搭建“高速公路”。(3)电解液:宁德时代研发了全新的超高导电解液配方,有效降低电解液粘度,增加锂离子脱溶剂化能力,为锂离子松绑,显著提升电导率。

杉杉股份:快充负极材料龙头

杉杉股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突破快充极限,石墨负极持续引领。公司负极材料主要产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复合石墨及硅基负极材料,其中年人造石墨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QE系列作为新一代动力用负极,实现容量与快充双向涅槃,克容量+4C充电能力,化解里程焦虑。SK系列一直被誉为快充天花板,天花板不断被自我打破,从3C到5C再到6C,杉杉科技不断突破快充极限。杉杉负极快充优势:(1)石墨负极:独家液相包覆法、生焦二次造粒技术,提供丰富的锂离子交换所需要的活性位点,使锂离子可以°嵌入石墨通道,进而提升倍率性能。(2)硅基负极:前沿的气相包覆技术大幅提升硅氧产品的动力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独有的CVD气相沉积技术实现碳与硅的完美结合。

中科电气:专注石墨负极,研发实力强劲

中科电气深耕于以电磁冶金为核心的磁力装备产业外,开放发展,战略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现已成长为“磁力装备+锂电负极”双主营的多元化、国际化集团企业。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2.57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负极材料营收48.27亿,占总营收的91.82%。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类、消费类、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组成材料之一,在提高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电池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极技术优势: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积累了丰富经验,研发实力较强。(1)中科石墨粉体加工技术、热处理工艺和石墨复合技术业内领先;(2)新型负极材料从材料、工艺到性能评估不断提升与完善;(3)中科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艾奇逊石墨化炉,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4)公司具备负极材料全设备、全产线设计、施工、运行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能力。

信德新材:负极包覆龙头

信德新材主要从事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积极向下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领域拓展,是行业领先的碳基新型材料供应商。年公司营业总收入9.04亿元,同比增长83.74%;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7.97%。公司主要产品是负极包覆材料,年该营收占比超50%,副产品是橡胶增塑剂和裂解萘馏分。公司所生产的负极包覆材料绝大部分作为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销售给锂电池负极材料厂商,极少部分销售给沥青基碳纤维生产厂商。动力电池受益于快充主要集中在负极部分,其中包覆材料是核心组成部分。负极加入包覆材料,可以使产品粒度分布均一,提高石墨化度、克容量,提升循环性能;同时倍率性能表现突出,低温性能优异,拓宽应用范围。在负极包覆材料方面,公司目前产能可实现5.5万吨/年,1.5万吨/年产能在建。公司注重负极包覆材料的研发,拥有研发人员72人,在员工总数中占比为13.56%,截至22年,共拥有96项专利。

新宙邦:电解液触底弹升,添加剂助力动力电池

新宙邦:新宙邦成立于年,致力于用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创造美好未来,主要产品有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城市轨道交通、生物医药、5G通讯、光伏储能、工业制造等领域。新宙邦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前沿布局的产品:钠离子电池化学品、固态电池化学材料。创新机制是新宙邦创新发展、全面发挥新优势的重要驱动力。新宙邦开发的新型负极成膜添加剂LDY参与负极SEI成膜,改善循环,寿命>周,同时拥有比VC更低的阻抗,适用于倍率型三元、高镍、高电压动力电池。

黑猫股份:世界著名炭黑品牌,材料端放量在即

黑猫股份:公司主要从事炭黑、焦油精制和白炭黑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中炭黑产品占逾八成,产销量已连续二十年位居中国炭黑行业首位,进入世界炭黑排名前4位。年公司营业总收入98.93亿元,同比增长24.75%;归母净利润0.09亿元。产能规模:公司自年以来产销量一直保持国内炭黑行业领先地位,并于年基本完成国内产能布局,产能规模目前已跻身世界炭黑企业前列。在年朝阳黑猫新建4万吨炭黑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公司炭黑产能规模达到万吨/年,产能利用率达79.59%。凭借这一规模优势,公司为代表的大型炭黑企业抓住发展良机,进一步提升区域优势基地产能规模。导电炭黑国产替代加速,受益快充需求扩大。根据GGII,年国产动力电池导电剂中导电炭黑占比约为65%,且快充电池所需导电剂比例更大。由于过去国内炭黑企业分散且主要面向轮胎市场,同时核心反应炉研发技术不足,动力电池的导电炭黑主要依赖进口,结合运费,价格始终处在高位。目前黑猫股份已开发出可应用于快充电池的精品导电炭黑,不仅可以满足电极电导率,在成本端省去了进口所需的运费,同时原料端费用更低,导电炭黑国产化加速。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