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热处理 >> 热处理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专栏l华南理工大学纳米沉淀相调控获得高性

来源:热处理 时间:2022/9/26

谷专栏是3D科学谷内容板块:谷前沿、谷透视、谷研究、谷专栏这四大板块之一。谷专栏基于3D科学谷愿景:贡献于制造业附加值创造,贡献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通过携手科研机构、科学家、企业研发与应用团队,与业界分享对推动增材制造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共性基础科研与应用成果。

增材制造逐道逐层熔化和凝固金属粉末的非平衡凝固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沉淀相析出行为。尤其,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沉淀相析出行为对合金成分和凝固条件非常敏感。因此,增材制造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关系,是一个亟待明晰的科学问题。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通讯单位的科研团队通过设定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研究了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富Ti的TiNi合金中纳米Ti2Ni沉淀相的分布与尺寸演化规律,揭示了纳米Ti2Ni相的分布与尺寸同其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内在关联,获得了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同步提升的SLMTiNi形状记忆合金。本期谷.专栏文章将分享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发表在《JMST》(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期刊中。

DOI:10./j.jmst..06.

研究背景

大量研究表明控制金属材料基体中沉淀相的尺寸和分布是调控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TiNi合金而言,研究表明第二相对其形状记忆性能影响显著。作为富Ti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重要沉淀相,Ti2Ni相具有复杂立方晶体结构。研究表明,TiNi合金中Ti2Ni沉淀相的形成与分布显著影响其形状记忆和力学性能。小尺寸Ti2Ni沉淀相易在晶界处形成,有效阻碍TiNi合金晶粒进一步长大,从而提高其强度。然而,由于Ti2Ni沉淀相属于金属间化合物,当其沿晶界长大为微米尺度时,会导致TiNi合金在塑性变形早期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延展性急剧下降。

为获得高性能SLMTiNi合金,该研究论文对SLM制备的TiNi合金进行了3种不同的热处理,以调控SLMTiNi合金中Ti2Ni沉淀相的尺寸和分布。热处理工艺的选取基于以下因素:

(1)根据TiNi二元相图,当热处理温度超过℃时,Ti2Ni沉淀相会固溶到基体中形成完全的B2奥氏体相;

(2)由于激光的局部快速加热和冷却,SLM制备的金属零件中存在高残余热应力,后续热处理是减弱残余热应力对性能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

因此,论文针对SLM制备富Ti的TiNi合金,设计了三种热处理工艺,以探究残余热应力和Ti2Ni沉淀相的尺寸和分布对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

第一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应力消除退火(Stressreliefannealing,SRA),将合金在°C下进行热处理,以消除SLM成形过程中形成的残余热应力。

第二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固溶退火(Completesolutionannealing,CSA),将合金在°C(此温度高于Ti2Ni的固溶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旨在获得均匀分布的Ti2Ni沉淀相。

第三种热处理工艺称为中温退火(Intermediatestageannealing,ISA),将合金在°C(此温度低于Ti2Ni的固溶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旨在观察基体中原本存在的Ti2Ni的演变情况。

在论文中,采用符号“Sx-y”描述实验样品,其中“x”和“y”分别表示三种热处理工艺和相应的热处理温度,即SRA和°C,ISA和°C,以及CSA和°C。此外,“As-SLMed”用于描述未经热处理的SLMTiNi合金。

研究亮点

通过设定的热处理工艺使得富Ti的TiNi合金基体中纳米Ti2Ni沉淀相均匀化,具有均匀分布纳米Ti2Ni沉淀相的TiNi合金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为(±13)MPa,断裂应变为(22.4±0.4)%),相对先前的文献报道结果,实现了SLMTiNi合金强度和塑性的同时提高;同时,纳米Ti2Ni沉淀相均匀化的TiNi合金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其拉伸可回复应变为5.32%,回复率高达98.2%。

图1.(a)不同热处理态SLMTiNi合金的室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b)论文中TiNi合金拉伸性能与相关报道工作的对比图,表明该工作同时提高了SLMTiNi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应变。

部分研究成果解析

根据TiNi合金的二元相图,富Ti的TiNi合金中Ti2Ni在凝固过程中会优先沉淀析出。SLM过程中熔池极高的冷却速度可有效阻碍富Ti的TiNi合金中过饱和Ti原子的长程扩散。因此,可以推测在单道熔池轨迹中可以获得均匀分布的Ti2Ni沉淀相。

此外,由于原始粉末处于富Ti状态,因此单道熔池轨迹基体中的Ti原子浓度将高于50%(at.%)。对于SLMTiNi合金,逐道次和逐层的循环热处理会导致基体中部分过饱和Ti原子逐渐扩散到晶界处,从而导致晶界处Ti2Ni沉淀相的形成和生长。因此,在SLMTiNi合金晶界处将形成不均匀的半连续针状Ti2Ni沉淀相。在°C进行热处理后,基体中少量过饱和Ti原子向晶界移动,然而,在此温度下不足以形成沿晶界连续分布的条状Ti2Ni沉淀相。因此,其微观结构类似于SLM样品。当在°C热处理时,晶界将形成连续分布的长条状Ti2Ni沉淀相。究其原因,与°C相比,过饱和Ti原子在°C时具有更高的扩散系数和更长的扩散距离,因此,更多Ti原子在晶界处富集形成了连续的长条状Ti2Ni沉淀相。对于°C的热处理,基体中的Ti2Ni沉淀相会先固溶进入基体,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在随后的淬火过程中,球状纳米级Ti2Ni沉淀相将在基体内部均匀析出。

图2.不同热处理条件下SLMTiNi合金的组织演变示意图。

进而,用电炉将预变形状态的TiNi合金构件加热到高于Af以上温度,预变形零件逐渐回复,最终完全回复到原始形状,这表明本文热处理工艺得到的TiNi合金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

图3.SCSA-构件的弯曲回复:(a)TiNi合金构件的原始形状,(b)变形状态,(c)加热回复过程,(d)加热后回复到原始形状。

总结与展望

TiNi合金力学性能提高是其功能特性提高的基础,论文详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SLM制备富Ti的TiNi合金的微观结构演变、相转变行为以及力学和形状记忆特性,得到了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同步提升的TiNi合金,后续研究需要聚焦于SLM制备TiNi合金的功能疲劳和结构疲劳特性,以加快其工业化应用进程。

l作者

第一作者:卢海洲

通讯作者:杨超

通讯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l谷专栏l

网站投稿l发送至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