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热处理 >> 热处理发展 >> 正文 >> 正文

特斯拉的环保大梦,先从革汽车制造的命开始

来源:热处理 时间:2023/11/20

今年的投资者日,特斯拉其实只做了两件事:画一个环保的超级大饼宣布颠覆汽车制造业。

间隔多年,马斯克在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带来了他的“秘密宏图”(MasterPlan)第三篇章。具体来看,MasterPlan3分为五个章节:

●电力网络的可再生能源驱动:加大风能和太阳能使用,预计减少35%的化石燃料使用;

●规模化推进电动汽车发展:每45秒生产一辆车,年年产能万辆电动汽车;

●家用、商用和工业领域的热泵技术应用:通过热泵对家庭和工业的供暖,减少22%化石燃料的使用;

●高温储能和氢能在工业领域的使用:高温熔炉来生产钢铁这样的高耗能工业产品,看好氢能的工业使用前景,预计减少17%的化石燃料使用;

●飞机和轮船驱动能源可再生:大型交通工具电动化,预计减少5%的化石燃料使用。

特斯拉计划通过这5大构想实现7项指标:TWh储能、30TW可再生发电、10万亿美元制造投资、不到化石燃料经济1/2的能源所需、小于地球0.2%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占地面积,最终在年前实现能源%可持续。

但就当下而言,在特斯拉5大构想和7项指标中,汽车制造革新和能源网络建设才更具现实意义。

“把车卖出去”一直是特斯拉最优先的任务,而更便宜的汽车,无疑是马斯克实现其年量产万辆雄心的基础。这一次,特斯拉宣布下一代车型平台的成本会降低50%,实现手段就是制造方式革新、垂直整合力度增加,以及电池和电驱成本下探。

特斯拉对于汽车制造理念的颠覆,其实早已通过一体压铸技术在进行着。通过一体压铸技术,现款ModelY的后车体不再由70多个冲压件、铸造件通过焊接、铆接而来,而是在利用吨的GigaPress压铸而来。

对比仍采用传统制造流程的Model3,下车体成型件焊点由-个减少到50个,重量减少30%,同时因为一体压铸铝合金的材料特性,免去了大量的热处理流程,制造成本降低40%。

而在时空间效率上,制造时间由1-2小时缩短为约秒,工厂占地面积减少30%。所以特斯拉上海工厂可以在仅仅86万平米的占地基础上,实现理论上单月10万辆、年化万辆的产能。

特斯拉的终极目标是用2-3个大型压铸件和StructualBattery(结构电池组+CTC电池技术)的组合,替换掉多个零件组成的整个下车体总成。

在下一代车型平台,特斯拉的进一步构想是,在零件数量大幅削减的前提下,提升自动化程度,同时对车的前后左右不同部分进行组装,彻底打破汽车制造的冲压、焊接、喷漆和总装四大流程,时间上提高30%生产效率,每45秒生产一辆汽车,空间上减少40%生产占地面积。

特斯拉引领的一体压铸制造革命,大众、奔驰、沃尔沃,以及国内的“蔚小理”都已经在跟进,不知这次的汽车制造“拼装”革命,一众车企们是否也会跟进。

在产业链垂直整合方面,特斯拉也会进一步提升核心控制器的自研比例,减少供应商依赖。此前特斯拉已经把核心控制器的自研比例从最初ModelS上的20%提升至ModelY的61%和Cybertruck上的85%,在下一代车型平台,这个比例会达到%。

而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通过导入48V架构替换掉12V架构,线路电流降低75%,热耗随之降低15/16,Cybertruck的整车线束可以做的更细,更集成的线束也就意味着更优化的成本。

关于线束集成化问题,福特CEOJimFarley就在年Q4财报会议上抱怨过:我们为MustangMach-E设计的线束比它需要的长了1.6km,这些线束导致车重了70磅,而这意味着额外美元的电池成本。

动力总成也是下一代车型平台着重优化的方面,特斯拉舍弃了其参与引领的SiC材料,同时将不会在电机中使用稀土材料,再加之兼容不同的电池达,最终特斯拉下一代车型平台的电池和电驱成本会降低0美元。

此外,在得州和内华达的新产线通过紧凑一体化生产也可以进一步减少资本支出,不过特斯拉这次没有具体介绍此前着重宣传的干电极技术的量产应用情况。

显然,特斯拉会在成本控制这条路上继续狂奔,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也表示:“年初的价格调整产生了巨大的订单需求,甚至要比实际的产能还要多久。”

当车型平台的升级重点由续航优化转为成本控制,强调市场占有率,补能网络的跟进建设就更为重要,尤其是特斯拉已经开始开放充电设施给其他品牌。

年开始,特斯拉将在美国增加了八万个充电桩。同时,得益于充电桩和系统的自主化设计,减少了超充的硬件成本和基础设施的布置成本,特斯拉相信其充电桩的布置成本为全球范围内是最低的,比其他品牌低20%。

在充电效率上,特斯拉也进行了优化,通过实时调度中获得的实时数据,指导车辆和充电桩的应用场景配合,实现每千瓦时40%的成本降低。同时通过大数据提高站点利用率,预计可节约30%充电时间。

充电网络背后,储能网络建设也在加速,储能业务仍是特斯拉的核心业务之一。特斯拉正在积极建设Megapack产品,已经升级到第六代,已经在全球50国家部署16GWh的产品,并且年开始每年Megapack需求将超过GWh,长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推动世界向能源可持续性转变,其实全球各政体、企业都在做,特斯拉只是先行者之一,但不可否认特斯拉利用其领先身为正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是汽车新能源转型和地球能源可持续这个进程中最好的观察样本。

而马斯克和他的“推动世界向能源可持续性转变”高楼大梦,首先以颠覆汽车传统制造工艺、卖出更多的电动汽车为地基。关于特斯拉造车的更多技术细节,则还是要等到新车发布日、BatteryDay,以及AIDay。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孙小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