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糊是我国烹饪技术中的重要技法,俗称“着衣”,就是将经过刀工处理或初步热处理的净料,在烹调时着上一层粉糊外衣。它能保持和增加菜肴的营养成分;保持菜肴的汁液,使其达到松嫩、香脆的质地;保持菜有不碎不烂,增加形与色的美观。所以掌握挂糊技法是菜肴烹调的重要一环。下面小编分别谈谈各种糊的运用及其调制。
一、蛋清糊又叫蛋白糊:主要用蛋清与水淀粉调制而成。有时为调味放点盐,为调稀于少量带点面粉和几滴油。它色泽银白,有玻璃式的透明感,能看到主料的色泽,炸制莱肴以表面微酥、里嫩、吃口柔软为佳。适应于软炸菜肴。如软炸虾仁,将虾仁打好,用盐、味精、料酒等腌渍后,用调好的蛋白清糊抓匀,下五、六成热的油锅炸好。吃时,虾仁鲜嫩,能看到微微的虾仁红。
二、蛋黄糊:用蛋黄和干淀粉(玉米粉为佳)调制而成,不加水,色金黄,吃口鲜嫩、软酥。方法是将鸡蛋黄与蛋清分离,用蛋黄同干王玉米淀粉按3:1的比例调成糊,根据糊的稀干可调整它们之间的比例。适用于爆、挂霜等菜肴。如爆鱼丁,将净鱼肉切成筷头丁,用盐、味精、酒、胡椒粉腌一下,挂上调好的蛋黄糊下热油锅炸好,再兑清汁将鱼丁下锅爆之即成。成菜像一个个小金豆子,吃起来别有风味。
三、蛋泡糊:先将蛋清用竹筷子或打蛋器,通过机械运动抽打成泡沫,再加入干淀粉调成糊,又叫雪衣糊或高丽糊。它具有涨发饱满,吃口松软的特点,多运用在松炸、拔丝菜肴。如雪衣澄沙,将炒好的澄沙馅,做成十几个小丸子,用调好的蛋泡糊挂满,下三、四成清油锅炸至涨发,不上色,约两分钟捞起,装盘撒上白糖,即可上席。它运用广,技术性强,多用在高、中级的宴席中。
四、干粉糊:即只用干淀粉,粘在净料上炸制菜肴。它一般运用于不太新鲜的原料,来保护表皮的完整,能对料的表皮起到粘连的作用。有用干粉做辅助作用的,也有用它制作菜有的。如清烧腰花,就是将猪腰洗净,切上花刀,腌后在拍上干粉,冲炸后,炝锅烧之,质地滑而不糯。
五、水粉糊:又叫硬糊,用干淀粉和水调成。易制作,运用比较广泛和普遍,多用于焦熘、干炸、抓炒,锅爆肉等也用这种糊。特别是家庭使用的更多。因为它易掌握,易调制,成本又小。比如熘肉段,将猪肉切成小段,腌后抓上硬糊,下旺油锅炸至结壳、酥脆,捞起兑汁,再下锅熘炒即成。操作简单,很受欢迎。
六、拍粉托蛋糊:它是由于淀粉和鸡蛋液组成。但它们不能放到一起来调制,而是将原料先拍干粉,再托上一层蛋液进行烹制。主要用在干煎、锅塌莱肴,色泽金黄,质地肥嫩。如锅塌豆腐,也是很有名的菜肴。
七、面包糊:也可叫拍粉托蛋面包渣糊。它是在拍粉托蛋糊的基础上粘上面包渣,又叫面包粉。一般用配餐面包也就是咸面包,也可用馒头切渣。它色泽金黄,外酥香,内鲜嫩,多用西法炸,像炸肉排、炸奶油鸡卷等炸制菜肴,是新近兴起而受到欢迎的方法。
八、全蛋糊:用鸡蛋、淀粉、水、油调制成。它们的比例基本一样。先将鸡蛋、湿淀粉搅匀,再加水、油,最后加面粉调稀干。一般厨师是最后加油,一次调成。用筷子搅时有一个一个的小泡泡就说明调的适当了。它多用于炸制菜肴和拔丝菜肴,如炸茄盒、炸黄菜盒、炸紫菜盒等。
九、酥糊:先将蛋清同淀粉、水搅匀,再放油和面粉来调稀干。有经验的厨师最后放油。用筷子搅匀出现小泡泡即成。它有酥脆、酥香、涨发饱满等特点。如果炸后塌腔(收缩)即淀粉少,出现气泡是水多,易碎是油多面少,可再次调和加一些上面的料即可。酥糊的运用多在东北,是东北地区的独特技法,适应酥炸、干炸等菜肴。
挂糊是作为一名厨师入门时必备的一个烹饪技能,但是要熟练掌握就需要花费很多的耐心琢磨,以上九种挂糊几乎是涵盖了所有烹饪方法中的挂糊技巧,而具体的使用量就需要小伙伴们日积月累的自己实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