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济南市平阴县玛钢厂一线铸造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只见火光四射,在沙型内,高达℃的铁水不断浇筑其中,整个车间内的温度也达到了30℃。铸造技术员张进军的身影穿梭其中,他紧盯铁水动态,观察铁水亮度、火花、凝固结膜等情况,不时加以分析,脸上早已满是汗水。
就是在如此平凡的岗位上,张进军25年来如一日,怀揣一颗匠心,燃烧青春,创新不止,屡屡创造着不凡的佳绩,从优化设计自动化铸造生产线,到改进冲天炉单炉次熔炼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再到带头研发创造可锻铸铁金属新材料,填补国内空白……他将自己的人生也如同这钢铁一样,历经千锤百炼,方显本色。
优化工艺打破技术发展瓶颈
如今的玛钢厂已经是一家在岗职工多人、年产7万吨玛钢管件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企业。而把时间拉回到年,张进军大学毕业后刚刚入厂,那时的玛钢厂还是一家手工作坊。“厂子小,地摊式工作,全都是手工劳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十分落后。”张进军回忆道。
作为一名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出身的专业性工匠,张进军并没有像大部分工人一样,止步于埋头做好手头的工序,“厂子小、人手少,所以自己在每道工序上都历练过”。他先后从事设备研发等12个岗位的工作,而这种工作环境,也让他有了机会应用大学专业所学,深入研究分析生产细节,找寻制约企业技术发展的瓶颈,不断改进完善各项工艺流程,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他针对铁水化学成分的控制、模具优化设计、设备改进、铸造厂房优化设计等问题,研究改进多项操作方法,并逐步成长为高级技师。
其中,有一段时间为了改进冲天炉熔炼工艺,张进军索性近半年的时间吃住在企业,每天泡在车间10多个小时,翻阅资料,请教专家,与攻关小组商量方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和改进,他让冲天炉单炉次熔炼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年增产量增加1.5万吨,增加效益万以上。
此外,他还根据生产工艺优化设计自动化铸造生产线3条,年增产量1.5万吨,增加效益万以上;自主设计三台浇注机,生产效率提高10%,年节约成本万;铸造车间技改效果显著,日产量从40吨增加到70吨,效率提升75%。
创造新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在济南市平阴县玛钢厂,一直秉承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深入践行“科技强企、全员创新”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组织实施职工创新创效竞赛等活动,被确定为济南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试点单位。
在如此追求创新的良好研发环境中,借助公司搭建的“全员创新”平台,张进军带领创新团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实践,针对关键技术难题,先后开展了80多项工艺革新,带领团队取得专利32项。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张进军带领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历经两年,开发出了玛钢黑心可锻铸铁金属材料及其生产工艺,这项发明获得了山东省企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也填补了国内空白。
张进军说:“这个产品原来使用的锻件达到10毫米厚,经过我们研发,调整化学成分和熔炼工艺,热处理工艺,改进后变成了7毫米厚,也提高了整体性能。整体成本也比原来降低了20%。”
除了玛钢黑心可锻铸铁金属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在他的带领下还陆续研发出半自动搬型机、高性能覆膜砂制备工艺及其压制成型系统……
张进军说:“我对技术的理解,一方面是在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样的情况下,用最低的成本制造出来,这就是技术;另一个层面,我在同样的成本下,做出比原来性能都高的产品,这也叫技术。”
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他所在的玛钢厂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生产效率提升40%,主要产品成本降低元/吨,累计创造利润多万元。
做好“传帮带”培养千余骨干能手
在忙于研发技术创新工艺的同时,张进军还会每周专门抽出一段时间用来教授徒弟,每每攻关完一项难题,他总会把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制作PPT、视频资料,制定培训计划,再将这些实践成果授人以渔,助力企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5月6日,在一场“名师带徒”活动中,张进军就直接把课堂搬进了铸造车间,言传身教,一边演示着铸造技术,一边向学员耐心讲解。徒弟高争询问道。“师傅,在铸造打磨中,怎么减少工序呢?”“根据产品的特点,要在磨具设计上优先解决,你觉得可以怎么解决呢”张进军回答道。
张进军喜欢这种现场式教学,他说“在铸造车间现场把知识传授给学员,同时鼓励学员们互动交流,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学的更深入。”
依托他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张进军常常开展这样的“名师带徒”活动。此外,他还围绕企业生产的重点任务,创新采取以训代研的方式,带领工作室成员在生产一线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在过去的年,张进军还被聘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客座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给学子授课,培养未来的高级工匠。据统计,张进军每年开展技术培训40余次,累计培训职工余人次。
对于徒弟,张进军用心培养,他不仅将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绝招、妙招倾囊相授,还与在校学生分享了个人的成长历程,鼓励他们学知识、练技能、求创新,引领他们毕业后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在他的带领下,众多普通技工迅速成长为骨干能手,甚至能独当一面。仅年,在他的培养下,济南市平阴县玛钢厂职工就有3名普通员工晋升为技师、62名技师晋升为高级工,进一步强化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支持和人才基础。
25年如一日,张进军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荣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山东省第七届五金制品行业技能大赛铸造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铸造大工匠、山东省金属制品行业大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轻工联社首席技师、泉城企业突出贡献技能人才、济南工匠。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张进军又荣获了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份荣誉沉甸甸,张进军说:“这个荣誉代表着国家和社会对我的工作的认可,我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继续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为铸造行业做出更大贡献,向着新材料新技术的领域再攀高峰!”(文:夏忆图片由张进军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919.html